来源:界面新闻
开业四年后,北京首家民营银行交出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
4月27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在官网披露的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4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9.7%;实现税后净利润2.03亿元,同比翻了超4倍。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0年末,北京中关村银行总资产349.94亿元,同比增长50.1%;各项贷款总额163.21亿元,其中对公贷款、贴现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计99.7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63.48亿元。该行总负债为306.72亿元,同比增长130.2%;客户存款总额236.15亿元,其中对公存款102.59亿元,个人存款133.45亿元,临时性存款0.11亿元。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上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4.35%,较上年末下降17.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均为13.71%,较上年末下降16.87个百分点;调整后贷存比65.95%,较上年末增长10.8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89%,而2019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
官网信息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是北京市首家获原银监会批复筹建的民营银行,也是全国首家专注服务科技创新的银行。从1999年开始研究设计和推动、2013年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设立申请,到2016年12月19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复同意筹建,2017年6月6日取得金融许可证并获批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中关村银行的科技企业贷款和小微普惠贷款均有较优异表现。
在贷款投放中,科技企业的贷款已成为该行贷款投放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对公贷款投放74.90亿元,科技贷款投放42.20亿元,占比56.34%。
“成立以来,我们坚定服务小微、民营、科创企业,累计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者发放贷款119.46亿元,投放金额占全行整体对公贷款的63.51%;累计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34.27亿元,占累计对公贷款的71.39%,民营企业贷款户数占比达到96.46%;2020年,科技型企业贷款在对公贷款中占比接近70%。”北京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在年报中介绍。
据郭洪介绍,在服务科创企业方面,北京中关村银行还构建了线下投贷联动和线上场景智慧金融相结合的金融服务模式。线下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有效缓解创业企业急于吸收而造成的团队股权、控制权的不合理让渡和股权稀释等问题,通过“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的服务模式,用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银行对科创企业信贷投放的风险和收益匹配。聚焦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财报披露,截至2020年末,该行当年认股权贷款投放6.3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7.20%。成立三年多以来,累计投放认股权贷款180余笔,投放贷款金额达20.91亿元,其中14笔认股权贷款于2020年成功行权,获取认股权收益超过2500万元。通过投贷联动,北京中关村银行支持了极智嘉、中航智、微步在线、元年科技、微瑞思创、遨博智能等一大批企业获得后续融资进入IPO市场或者并购退出。
在小微普惠贷款方面,截至2020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92亿元,较年初的2.36亿元增加1125.42%,比全行贷款增速高965.11%。客户数5832户,较年初增长4653户,未出现不良,超额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两增”指标。
郭洪指出,北京中关村银行还与拉卡拉、中商惠民、狮桥物流、开思、寺库、中公教育等多家平台开展场景及供应链金融合作,三年来累计为20974个客户提供了融资服务累计发放贷款46.63亿元客户90%以上均为小微民营企业。
虽然北京中关村银行2020年业绩总体表现“耀眼”,但其背后隐忧也不容忽视。
去年,该行收到首张监管罚单。2020年12月18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因个人贷款管理存在较大缺陷、资产转让不合规,被北京银保监局处以80万元的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中关村银行开业三年多以来已换了三位行长。该行在开业4个月之后,首任行长王萌就因个人原因辞职。此后行长一职就处于空缺状态,直到2019年4月,原贵州银行行长肖瑞彦正式成为该行第二任行长,然而,肖瑞彦仅待了9个多月便辞任。随后该行副行长杨新军即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直至升任成为该行第三任行长。
另外,据年报披露,北京中关村银行第十一大股东恒泰艾普(300157.SZ)持有该行2%的股份被查封冻结。据恒泰艾普公告披露,该公司因债务逾期,陷入多起诉讼中,旗下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