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3日讯(记者 张紫祎)近日,全国蔬菜价格明显大涨。一时间,“菜比肉贵”、“吃不起菜”等成为人们吐槽的话题。
“菜篮子”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央地纷纷出台措施,稳定蔬菜价格,保障市场供应。
灾害性天气等致蔬菜减产 市场供需偏紧
据农业农村部10月29日发布的“第42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周价格行情监测报告”显示:蔬菜价格以涨为主。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54元/公斤,比上周上升13.5%。
事实上,不仅如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近几周的周监测报告均显示,19种蔬菜均价呈环比上涨态势。
“近期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秋季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强降雨和连续降雨的影响,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产。有一部分蔬菜是因受淹而出现减产,所以到现在为止,秋季蔬菜供应仍处在一个相对短缺的时间段。”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负责人刘通称,过了这个时间段,到了冬季蔬菜上市的时候,供应状况会比现在有所好转。
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前期灾害性天气导致北方产区蔬菜减产“断茬”,市场供给阶段性偏紧,此外,蔬菜跨区域调运增多、农资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菜价。
部分“菜篮子”产品价格下降,降价信号已现?
值得注意的是,从农业农村部近两日发布的数据来看,部分“菜篮子”产品似乎有了降价的信号。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1.53,比上周五下降1.09个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75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3.7%。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46个品种中,与上周五相比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菠菜、油菜、西葫芦、菜花和黄瓜。
11月2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31.04,比昨天下降0.49个点。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75元/公斤,与昨天持平。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46个品种中,与昨天相比价格降幅前五名的是油菜、巨峰葡萄、西葫芦、白萝卜和黄瓜。
从市场情况来看,刘通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一些涨幅较高的蔬菜最近降幅都比较大。他举例表示,一周之前,小菠菜在新发地的批发价在7-7.5元之间,现在的批发价已经降到2元左右。油菜前一段时间市场批发价一般是2.5-3.5元之间,现在的批发价则到了1.3-1.8元之间。
不过,他也表示,前一段时间涨幅过大的蔬菜,有一部分降了,有一部分还没有降,还需要缓过来。比如受淹的时候缓过来的,或者是后续产地能够接上的蔬菜,价格就下降了,要是没有缓过来,就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以团生菜为例,前一段时间涨价涨的比较高,当时我们市场价都到过7-8元,最近这段时间回落了一点到了5-6元。但是它的价格和往年同期比还是比较高的,价格真正回落还需要一段时间。”刘通称。
央地齐出措施,稳菜价、保供应
小菜篮里有大民生。为了让老百姓拎稳“菜篮子”,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措施,稳定蔬菜价格,保障市场供应。
商务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对抓好秋冬蔬菜生产进行安排。要求各地要按照提高自给能力和保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蔬菜品种结构、生产规模,特别是安排好冬春淡季的市场紧缺品种和上市档期。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信息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地方层面,北京出台措施表示,将免除主要批发市场蔬菜和部分水果进场交易费用,做好北京市今冬明春蔬菜等保供稳价工作。
天津启动政府储备菜投放,保障蔬菜市场平稳运行。储备投放品种有土豆、洋葱、冬瓜和娃娃菜,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广州为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信息互通共享,正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
张晶分析,考虑到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马铃薯等耐储蔬菜量足价稳,今冬明春蔬菜供应总量是有保障的。随着冬季蔬菜11月上中旬上市量增加,蔬菜供应偏紧的局面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价格也有望相应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