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公摊面积的迷雾该散了

  • 2022-08-18 10:58:00 来源: 中国网财经 北京
  •   110平方米房到手61平方米,31%的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这件离谱的事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

      这位青岛市民的遭遇,对于很多饱受公摊面积困扰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对购房者而言,买房是大手笔买卖,甚至是掏空“六个钱包”,背负长期贷款,每一平方米都要斤斤计较。

      这个案例中,公摊比例悬殊,46%的公摊是否合理,近一米的外墙是否过大?公摊面积有大有小不难理解,购买公摊可以接受,但令广大购房者不解的是,花费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购买的公摊是团“迷雾”。

      公摊面积包含了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等客观地带,收费本身具有合理性。公摊面积并非可有可无,公共占用对应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私人住房提供了便利。

      但公摊面积的大与小,却关系着钱包和住宅体验。一般公摊面积是由有资质的房产测绘单位测量出的。得房率的大小与楼层高低、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住宅楼的类型都有关系。

      商品房既然由购房者买单,就不能说大就大,说小就小。买卖双方围绕套内起居生活面积与社区公共服务面积,设有基本的合同约定,并严格履约执行交付。

      公摊面积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设计施工,而不能成为“弹性空间”“灰色地带”,漫天要价,说变就变,自然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每一个业主对共有和专有部分的房价支付是一样的,但开发商支出的成本不同,要警惕有意做大公摊,降低开发成本的行为。

      事实上,关于公摊面积的争论由来已久。在这个问题上,反对者认为公摊面积不透明,容易暗藏猫腻。公摊包括哪些,如何计算,比例是什么,有没有重复收费,交房时与合同能否真实对应都是问题。

      在现实中,虽然商品房购销合同中都会注明商品房的套内建筑面积及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但很多合同中都不会标注出具体是哪些部分,更很少列出具体演算过程。

      今年,取消公摊面积的“老面孔”又现两会。有政协委员提案,以套内面积计算售价能让住宅实际使用面积、物业及采暖的计费模式公开透明,关系到业主的利益。

      在多层次住房消费并存的情况下,对不同类型的新盘项目,在规划设计及报批阶段,就应做好公摊面积的比例限制和指标规划,同时考虑业主自身的合理诉求。

      由于公摊的计算、范围、规划设计等太过专业,需要归属管理部门做出引导。如果说公摊面积取消过于极端,至少关于公摊面积的“迷雾”该散散了。

    (责任编辑:谭梦桐)

    责任编辑:萧炎

    扩展阅读:

  • 黑客攻击美国名流推特账号,盗走十多万美元比特币
  • 郯姓趣谈
  • 「聚势抢滩 赢战未来」——尚品宅配发布随心选全
  • 谷歌向印度首富旗下公司投资45亿美元 开发廉价手
  • 美国将限制特定员工赴美签证 华为:不公正,武断
  • 2021-2022中国暖通产业大会暨第16届慧聪品牌盛会
  • 楼市突然爆火?房产投资究竟能入手吗?
  • 暖通采购找慧聪!2023青海暖通采购大会圆满举行
  • 祝贺!朗丽兹酒店荣登迈点MBI酒店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 新兴的智能教育如何做教研?艾上AI堪称行业典范
  • 干洗店加盟十大品牌——泰洁国际洗衣遥遥领先
  • 光大信用卡中青旅联名卡,给你一段与西安的曼妙约会
  • 李宁携手WABC和万物新生联合发起“错袜日”并推出
  • 2023年全国职工掼蛋锦标赛张家口云顶站圆满落幕
  • 重庆奉节:探索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祝贺谢熙谦老师荣任华夏五千年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
  • 主编推荐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本站由 中国新闻热线网 WWW.ZX06.CN 全程运营
    Copyright © 中国新闻热线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