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青年作家、鲁迅文学院第40届高研班学员方磊诗集《世事依旧》在北京首发。首发式以别致而富有生趣的茶聚形式呈现,方磊与来自文学、音乐、电影界的友人对作品有着丰富、深入、生动地分享与交流。
一周前的4月1日,由作为乐队前贝斯手的方磊联袂“无规则”乐队在北京成功举行了“日历3”诗歌摇滚乐专场演出,现场演绎了多首根据《世事依旧》部分作品改编的曲目。
音乐人、“无规则”乐队主唱赵继刚在首发式中谈道:“方磊的诗歌本身就具有一种本真的韵律感,音乐的旋律只是他诗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最触动我,是我创作歌曲时最大的动力。当然,诗比歌更自由,约束和标准更少,也更有文本价值。”
今年11月根据方磊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将在北京开机,而执导本片的青年导演王一骜在首发式中表示,电影剧本改编也参照了此次首发的《世事依旧》的内容。王一骜谈道:“很多人认为小说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其实诗歌也是可以的。从电影感到电影化的过程中,情绪和氛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甚至觉得,诗歌在情绪和氛围方面提供给电影的会更多。至于故事和细节,是可以添加的,但是情绪和氛围添加不了。方磊的诗歌在情绪和氛围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他的诗歌中并没有缺乏故事和细节,都蕴含在诗意的表达中。”
青年导演、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8届高研班学员孙睿认为,“诗歌与剧本并不是简单在字数上区分的。在画面感上,它们是不分伯仲的,在节奏感上,诗歌可能更有优势。方磊的很多诗歌画面感和镜头感都特别好,场景的设计也具有诗意,是非常有可能拍成电影的。”
青年诗人、作家徐晓首发式上谈到对方磊诗歌的感触,“方磊作品与他本人给我的感觉还是有出入的。他本人乐观幽默,不断尝试新的可能;他的诗歌相对来说就沉郁了很多。我发现方磊的诗歌中很爱用排比句,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他内心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读方磊的诗歌,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诗人。”
从哈尔滨远道而来的青年作家、诗人、鲁迅文学院第36届高研班学员闫语说:“认识方磊是从读到他的小说开始的,后来陆陆续续读到了他的散文和诗歌,前不久又看了他的摇滚乐专场,他的小说马上也要被搬上银幕了。方磊的整体创作状态是属于跨界式的写作,他的小说非常惊艳,散文富有哲思,诗歌更是蕴含着特殊的张力,他是一位特别有魅力、有个性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会让我想到跨界写作的典范博尔赫斯。”
首发式上方磊谈到自己作品对于个人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时,引用了后记《时光的臣民》中的一段话凝练了自己的体悟,“惟愿《世事依旧》是时光中吹拂我的一缕清风,我是时光中无名的臣民,心怀悲悯与爱,真切地漂浮于时光的胸怀。”
约有4.5万网友、读者、乐迷线上分享参与了《世事依旧》的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