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与创始人山姆·奥特曼最终“一拍两散”。北京时间11月20日下午,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社交平台宣布,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和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及其同事等OpenAI前员工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的高级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奥特曼转发该消息并称:“任务继续(the mission continues)”。纳德拉表示,微软将继续致力于与OpenAI合作,期待了解OpenAI的新领导团队。记者注意到,似乎为了表达强硬态度,有消息称OpenAI方面也加快了新CEO人选的酝酿。而随着奥特曼加入微软,OpenAI的团队也正式与其创始人奥特曼分道扬镳。
奥特曼突遭解雇
北京时间11月18日凌晨,OpenAI突然宣布公司CEO山姆·奥特曼遭到解雇,公司现任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被任命为临时首席执行官。公司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辞去在OpenAI的职务。
对于解雇奥特曼的原因,公司声明中表态颇为严厉。公告称,这是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的审查过程之后得出的结论,奥特曼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并不一贯坦诚,阻碍了其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不再有信心。
OpenAI董事会的决定令外界始料未及。而从布罗克曼事后在社交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此次奥特曼是在没有得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董事会解雇的。而随着事件持续发酵,OpenAI高层的态势有些扑朔迷离。
部分投资者认为,作为公司的代言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最杰出的代言人,在竞争对手竞相追赶ChatGPT之际,奥特曼的下台让OpenAI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有媒体报道称,就在董事会宣布解雇奥特曼后不久,包括微软和兴盛资本在内的OpenAI的投资者便向公司董事会施压,要求董事会撤销罢免奥特曼的决定。
面对投资者的压力,OpenAI管理层一度考虑与奥特曼重新展开谈判,不过奥特曼一方显然掌握主动。据报道,奥特曼曾提出“要么彻底重组董事会,要么自己另起炉灶”的苛刻条件。
安全问题重要性凸显
作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此次高层的人事变动,折射出当前人工智能赛道“头部玩家们”观念上的分歧与裂痕。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此次OpenAI高层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奥特曼与公司首席科学家苏茨克维之间存在的尖锐理念冲突,这些分歧包括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发展速度和公司的商业化方面,当然核心在于OpenAI未来的发展走向——即坚持非营利属性还是追求商业化方面。
苏茨克维更倾向于OpenAI最初的非营利性理念,同时作为一名技术专家,对于人工智能也抱以更为谨慎小心的态度。相比之下,从斯坦福辍学创业的奥特曼则更像一位企业家。
今年以来,奥特曼一直致力于将OpenAI推向营利更大化的轨道,相关扩张举措在外界看来已经违背其创业的初心。从发布ChatGPT以来,OpenAI已经接连推出Plus版、企业版、商务版等收费标准。在不久前的开发者大会上,OpenAI还推出了GPTs这一面向企业的产品,显示了越发明确的商业营利属性。
奥特曼的野心还不止于此。梳理公开信息可知,近期他还和包括软银和中东资本在内的众多投资机构联络,试图构建一个包含从上游AI芯片到下游AI消费电子在内的、完整的人工智能商业帝国。
但是,奥特曼对于AI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则显得有些不足。记者注意到,自不久前开发者大会以来,ChatGPT安全事故不断。11月8日,ChatGPT和其API接口出现“严重停机”事件,故障时间超过12小时;11月9日,微软称出于“安全考虑”,与ChatGPT的员工断绝了联系,并在内部禁止ChatGPT的使用。
从表面来看,对于安全问题的严重分歧或许是此次事件的导火索。但其背后,在奥特曼带领下一路“狂飙”的OpenAI,是否真的在安全方面存在隐忧,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此尖锐的分歧背后,意味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全问题可能比预想中更为严重。
东吴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对于OpenAI而言,如果是安全原因导致后续GPT推进和商业化延后,对国内大模型企业而言,相应的“追赶压力”或许会有所放缓。不过也有国内大模型厂商告诉记者,此次事件后,业内对于大模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