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2月8日讯(记者 曾蔷)2023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昨日在京举行,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广度、深度持续提升,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股票、债券、基金、资管、利率衍生品等领域的双向互联互通机制陆续开通。截至2023年9月底,境外机构和个人累计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资产合计9.3万亿元,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机构,资产总额为3.79万亿元。境外资金对中国经济活动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不断上升。
葛海蛟指出,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创新为全球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一是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普惠性大幅提升,对推动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积极落实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强国等国家战略,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截至2022年末,中国政策性银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贷款合计超过3万亿元,大型商业银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贷款余额2.3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累计批准项目227个,融资额近440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500亿美元。世界银行估计,相关合作将带动全球贸易增长1.7%-6.2%、全球收入增加0.7%-2.9%。
二是中国金融业稳健运转,对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中国银行业不断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坚持合规稳健经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安全网建设,持续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进程,完善区域金融互助机制,在新冠疫情期间为部分高脆弱度国家提供人民币紧急流动性支持,对于稳定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多边治理框架。2009年以来,中国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积极参与和推动新兴领域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最近召开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上与欧盟和其他27个国家联合推出《布莱切利宣言》;将“绿色金融”首次引入G20议程,联合发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葛海蛟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深度交融,各国进一步加强金融开放与合作,对世界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也将为各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未来,全球金融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推动解决当前各国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一是创新金融合作方式,完善投融资机制,激发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当前全球各国普遍把绿色、数字、科技等新兴领域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新的重要方向,全球金融业应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相关领域,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推动全球绿色转型合作,加大对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全球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设立数字转型专项贷款、数字产业发展基金等多种方式,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新动力。构建适合科创企业发展特点的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体系,助力全球前沿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降低跨境风险的传染和蔓延。全球金融业应积极推动各国政府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沟通和协调,提高政策的连贯性、可预期性。推动完善国际金融安全网建设,强化区域性货币合作安排,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流动性危机能力,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有弹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协作,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总量、结构和流向的研判分析,积极运用最新金融科技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资本流动的穿透式管理。
三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解决治理体系碎片化、割裂化问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规则,倡导以积极的谈判和磋商消除国际经贸分歧,降低商品、资本、技术跨境流动壁垒。积极推进新兴领域的金融标准和规则制定,在碳交易所建设、碳定价、碳排放核算、ESG评价标准和信息披露、金融数据跨境传输等方面加强国际互动,促进国内外规则协调统一。持续完善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联通各国跨境移动支付系统,提升国际清算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