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
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当前经济周期下,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响应国家号召,把支持实体、服务民生的本职工作做好;另一方面也要苦练武功,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社会、客户、公司三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近日,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谢永林称,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在战略方向上,要继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模式,进一步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在经营动作上,要围绕“五篇大文章”重点发力;在内部管理上,要坚持“聚焦主业、增收节支、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十六字方针。
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张智淳表示,尽管短期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承压,但公司的整体存量负债中传统、分红、万能三类业务分布相对均衡,整体而言公司利差损风险可控。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正在创造价值
2024年,是中国平安诞生的第三十六年。谢永林称,36年来,中国平安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第一个十年称为销售驱动,主要是从无到有的业务拓荒;第二个十年进化为服务驱动,开始实践综合金融;第三个十年开启科技驱动,逐步探索“金融+科技”战略;第四个十年则是需求驱动,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
“整体看,‘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正在持续为公司创造价值,该战略是中国平安管理层当下和未来的工作重心。”谢永林表示。
这在近期披露的中国平安2024年中报数据中也有所体现。综合金融方面,上半年个人客户数为2.36亿,其中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24.9%,留存率97.8%,客户信任度显著加强。医疗养老方面,享有医养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超68%。
“在医疗养老方面,我们希望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差异化的医疗养老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 赋能金融主业发展,形成独有的盈利模式。”谢永林介绍,“保险+服务”模式能够帮助保险客户触达平安医疗生态圈的医养服务,截至6月末,有超63%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客均 AUM (管理资产)分别为不使用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8倍。
张智淳表示,近年来,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居民的投资、消费结构呈现新趋势。少子化、老龄化带来了新的偏向与业务需求,传统保险要转向这方面设计。中国平安配有医养生态圈服务,可以赋能金融产品提供产品竞争力。
参与方正集团重整是中国平安进一步深化医疗养老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谈及重整进展,谢永林透露,目前主要资产已完成交割,各方仍在就部分未决事项和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协商解决。
“北大医疗与中国平安的寿险、健康险有很多融合的机会。”谢永林表示,上半年医险协同方面初见成效。通过将寿险、健康险产品及服务与北大国际医院的高端医疗服务相结合,打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也推动北大国际医院经营不断改善。2024年上半年北大国际医院营收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18%,历史性实现扭亏为盈。
通过“能力+资本”积极参与科创投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围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民生保障支持力度等方面,金融机构正在研究部署下一步改革发展举措。
谢永林表示,中国平安要勇当改革创新的务实派和实干家,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发力。
科技金融方面,充分利用险资投资、银行贷款、证券投行等多种组合工具,服务处于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绿色金融方面,在险资投资、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比如,下调绿色贷款利率,扩大险资绿色投资规模等。
普惠金融方面,平安银行、陆金所近5000亿元贷款余额已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平安产险为外卖骑手等新市民日均提供专属风险保障95万人次,未来还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性和可得性,让普惠服务更有温度。
养老金融方面,按照市场公认的“9073”模式搭建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养老布局为主。居家养老方面,中国平安的发力点是整合资源、建立标准。
数字金融方面,持续推进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运用科技赋能主业,降成本、促销售、提效率、控风险。
在谢永林看来,保险资金作为长资金、耐心资本与“五篇大文章”相结合,既能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相关要求,又可以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耐心资本”的政策引导下,中国平安通过“能力+资本”模式,与头部投资机构合作,围绕科创类企业加大投资力度。目前意向投资金额达数百亿。具体赛道方面,谢永林介绍,主要是硬科技、绿色能源、新基建、AI产业链、低空经济、信息安全等。
谈及未来对科创企业的投资思路,谢永林表示,一是与市场头部投资机构进一步加深合作,聚焦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标的;二是与国内重点产业链核心“链主”企业合作,扶持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性;三是与国内高校合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加速高校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能力,在相关高精尖领域快速实现突破,奠定优势。
按照新的预定利率及时进行产品研发和更新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切换在即。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明确下调新备案的普通型、分红型、万能险保险产品定价利率,下调幅度为50bp。
张智淳认为,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及时对产品预定利率进行调整,不仅对中国平安,对整个寿险行业都非常及时和必要。
“我们会按照新的预定利率及时进行产品研发和更新。目前传统型产品已基本研发完毕,预估后续分红险会替代传统型产品成为新的主力产品类型,占比可能超过50%。分红型业务的发展将提升公司抵御利率风险和退保风险的能力。”张智淳表示。
“监管一系列政策的发布,都在引导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谢永林表示。
谈及下半年的产品策略,张智淳介绍,下半年公司将延续“强财富、扩养老、拓保障”的产品策略,按新预定利率更新产品。在利率下行居民稳健投资意愿高企、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健康需求扩大的背景下,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保险产品竞争优势,推动公司三、四季度业务稳健增长。
谈及进一步推动降本增效,张智淳表示,从存量业务来看,在资产端,公司有大量前期配置的收益相对较高的长久期债券以及高股息资产作为公司未来投资收益的压舱石,同时公司当前的资产久期超过12年,将有效支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收益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在负债端,公司负债结构稳健,存量负债里有较多的保障型产品,盈利的确定性较好。同时,传统、分红、万能三类产品较为均衡,后两类提供了与客户共担利率风险的机制。存量业务打平收益率在2.5%以下,整体负债成本较低。
从新增业务来看,在资产端,2024年以来新增固收资产加权平均收益率折税前收益率在3.1%;而负债端,随着监管持续引导行业负债成本下降,未来新业务的负债成本有望持续下移,有助于缓解资产端压力。
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修正久期缺口可控,利率风险的敞口有限。
“降本增效永远有空间,但是提质增效比降本增效更重要。提质增效调业务结构,安装新的发展动能才是关键。砍掉冗余的东西,修剪枯枝,让整个组织肌体更加健康是要做的,但是我们更追求的是增收提质,也就是改革、创新,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增长。”谢永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