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料提升

  • 2024-10-11 09:17:59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作者: 欧阳剑环
  •   督促有关地方到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抓紧研究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用足用好专项债作出明确部署。

      专家认为,随着各方面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专项债资金效益有望更好发挥,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8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8月、9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7964.89亿元、10279.17亿元,其中9月发行规模为今年以来单月新高。截至9月末,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已发行35993.45亿元,发行进度超过90%。

      “近期,专项债发行的速度有所提升。”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认为,预计财政政策会继续加码、加快节奏,这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至关重要。

      近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10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督促有关地方到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约2900亿元的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同时加快已发行专项债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这为后续财政增量政策或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留足了时间窗口。”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

      研究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

      在发行使用进度加快的同时,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也将提升。

      刘苏社透露,目前发改委、财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理扩大专项债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实施续建项目“绿色通道”等,尽快出台优化完善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

      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短期看,可阶段性拓宽专项债使用范围,如支持各地房地产收储、用于地方政府发放消费补贴、用于公共领域投资(包括职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表示,近年来专项债募投领域持续拓宽,2023年已涵盖11大领域、超过50个具体投向。募投领域应进一步优化并合理拓宽,可交由地方自主选择需要放开的领域。同时,建议逐步放开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的投向领域限制,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运用专项债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章俊认为,这意味着“土储专项债”有望重启,用以收购开发商和城投公司的部分闲置土地,既可提升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的使用效率,也可缓解部分房企现金流紧张状况,进一步促进保交楼。

      实物工作量将加快形成

      在强调用足用好专项债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还表示将抓紧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专家认为,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投资将为经济运行提供支撑。

      “当前政策储备充足,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实物工作量将加快形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发挥带动作用,还能撬动更多民间投资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中。随着各方面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投资运行将保持平稳态势,为经济运行提供高质量支撑。

    (责任编辑:王晨曦)

    责任编辑:zx06.cn

    扩展阅读:

  • 自动挡重卡到底香不香?看欧曼全系产品如何布局AMT
  • 自动挡 560国六发动机 新款欧曼EST-A能否开启重卡
  • 2019蓝色港湾灯光节璀璨启幕 热带风情灯光装置点
  • 齐鲁建设投资平台首届高峰论坛暨2020年年会圆满举
  • 传发展火炬 促行业成长 “羽顺杯”2019中国供暖行
  • Zippo圣诞主题新品 装扮你的奇妙圣诞夜
  • 黑客攻击美国名流推特账号,盗走十多万美元比特币
  • 百万奖金花落谁家?TIA•华帝2019厨房创新设计大赛
  • 祝贺!朗丽兹酒店荣登迈点MBI酒店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 新兴的智能教育如何做教研?艾上AI堪称行业典范
  • 干洗店加盟十大品牌——泰洁国际洗衣遥遥领先
  • 光大信用卡中青旅联名卡,给你一段与西安的曼妙约会
  • 李宁携手WABC和万物新生联合发起“错袜日”并推出
  • 2023年全国职工掼蛋锦标赛张家口云顶站圆满落幕
  • 重庆奉节:探索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当闽南文化与巴渝文化相遇,建发和玺为重庆匠造新中
  • 主编推荐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本站由 中国新闻热线网 WWW.ZX06.CN 全程运营
    Copyright © 中国新闻热线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