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扩大开放政策将加码 增持趋势有望延续
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债券,已实现连续7个月净买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境外机构今年3月净买入人民币债券约500亿元。
眼下,我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开放正为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投资铺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同时,继续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在离岸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还将优化境外机构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持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交流沟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外资多投资于国债等中长期债券
一段时间以来,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呈现新的特征——投资规模明显回升、投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王春英说,今年一季度,外资净增持我国债券416亿美元。截至3月末,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29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外资持仓量已经超过5700亿美元,占境内债券托管总量的2.6%左右,占比较去年末上升了0.2个百分点。
从持有主体看,王春英介绍,境外央行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增持境内债券,并且多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外资投资一年期以上债券占比56%。
在连续加仓之时,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债券通数据显示,今年1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10710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再创历史新高,达487亿元人民币;交易单也从去年12月的5935笔回升至8727笔。
核心支撑来自人民币债券吸引力提升
境外投资者连续增持我国债市背后,既受全球利率下行带来的资金流入推动,也有人民币债券自身吸引力的提升作为支撑。
“人民币债券近期重获海外投资者青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经济基本面、票息和汇兑收益、主权债券的流动性、对外开放制度建设、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等因素都是推动力。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此轮境外资金增持中国债券的更核心支撑来自人民币债券吸引力的提升:人民币实际利率偏高、锁汇综合收益领先、资本利得可观、汇率波动风险减弱等,推升了人民币债券的自身吸引力,同时持续贸易顺差、区域协同发展、去美元化等,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段时间以来,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迎来更多政策利好,相关政策进一步放开。比如,1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债券通“北向通”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同日,《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
渣打全球研究表示,银行间债券回购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将成为中国固收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并有望逐步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
境外资金的增持趋势有望延续
展望来看,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境外资金的增持趋势可能仍会延续。尤其是,后续伴随全球利率回落,中国债券整体会迎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布局。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主权资金的潜在增配可能也会增多。
该团队表示,即便近期人民币在美元走强背景下波动有所放大且呈现了一定的贬值,但从年内大方向上看,考虑出口当前韧性支撑、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潜在转向,人民币汇率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不会成为境外资金增持中国债券的掣肘。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王春英表示,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有比较独立的资产收益表现,有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此外,人民币在全球跨境交易使用中的占比稳步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在逐步增强,人民币资产已经成为境外机构全球投资布局的一个重要选择。
从政策角度看,王春英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稳步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一是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二是继续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在离岸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今年初,“债券通”渠道的债券已经被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目前,正在研究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使用“债券通”渠道的债券充抵“互换通”保证金等。三是优化境外机构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持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交流沟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完善优化服务,外资投资我国债券市场具有稳定、可持续的提升空间。”王春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