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吐槽“核酸小屋”是在呼唤人性化设计
据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郑州核酸小屋”近日冲上热搜——在投入使用的首日,核酸小屋似乎并未给河南郑州市民带来检测的便利,反而造成了诸多不便。不仅采样人员很不方便,不少市民也需要大幅度屈膝、弯腰才能完成采样;而身高不足的孩子,则需要家长抱起来才能完成采样。不少检测人员无奈弃用检测小屋,出站检测。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要求,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就近就便进行核酸采样。随后,各地纷纷予以落实,其中不少地方新增的常态化采样点都是以核酸检测小屋的形式存在的。核酸采样小屋可以为采样员遮风挡雨,也可以形成一定的保护。炎炎夏日,小屋内配置的空调等设备也能让采样员的工作环境更舒适。这本是挺好的设计。
然而,亮相在河南街头的核酸检测屋遭到了大家的集体吐槽,因为无论是屋内的采样员还是屋外的群众,均要以极不舒服、极其难看的姿势进行核酸采样——核酸检测屋窗口是两个小洞,相对固定的位置限制了采样员动作的空间和幅度,也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被采样群众。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丁义珍式窗口”,即曾经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出现的服务窗口,群众必须弯腰低头、半蹲身子才能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对话。而上述核酸检测屋比“丁义珍式窗口”更让人不舒服,既没有充分考虑采样员的感受,也未能换位思考群众的体验。
其实此前,在一些地方也曾出现核酸检测屋,这些核酸检测屋细节设计相对更考究、更人性化——采样屋是“窗口式”的,采样人员直接面对受检人员进行采样,不需要将手臂伸入固定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采样员与群众均可选择舒适的姿势完成核酸采样。可见,更科学、更舒适、更人性的设计,是可以做到的,并且不是什么高标准,关键就看有关地方和部门是否有这个责任心和执行力。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核酸采样屋,常态化核酸采样效率、采样频次等问题也受到公众关注,比如核酸检测排队时间较长、核酸检测点分布不均等现象受到不少人吐槽。
能否根据不同疫情形势,科学、合理安排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效能,考验着地方治理的能力和智慧。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来说,这是一道必答题,关乎地方政府的颜面,也关乎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