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搭建中外人文交流“桥梁”

  • 2025-07-27 18:49:31 来源: 中新网贵州 北京
  •   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美誉的贵州,累计建成3万多座桥梁,已建和在建的桥梁连起来超过5400公里,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公路在建花江峡谷大桥、世界第二高桥——杭瑞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三高桥——在建安盘高速公路天门特大桥,均坐落在贵州。

      桥梁不仅成为贵州的“新名片”,还是中外青年认识贵州的“新切口”。

      “勇往直黔 桥见未来”知行贵州青年交流团来到“世界第二高桥”北盘江大桥进行研学交流。

      “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文化特征,两地都有着巨大差异,但这并不阻碍我们交流。贵州桥梁工程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我们早有耳闻,此次活动一定要亲眼看看这种壮观震撼的景象。”7月中旬,2025“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暨2025中国—东盟暑期协同夏令营在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开幕,一名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教师希望,各国青年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桥会友、加强交流,“期待我们的友谊就像贵州桥梁一样,跨越山海、连接未来。”

      据了解,“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于2021年正式启动。该活动每年邀请至少100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短期交流研学,是推动中外青年从“知”到“行”的深度互动,成为区域教育合作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仅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搭建中外人文交流“桥梁”的一个缩影。  自2008年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以来,中外青年交流日益频繁。研学交流、文体交流等活动有序开展,积极推动贵州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以教育为纽带,贵州与东盟的人文交流正在迈上新的台阶。

      在“诗和远方”中增进中外青年互相了解

      旅游研学不仅是参观地标建筑,感受人文风情的窗口,更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柬埔寨留学生陈财鸿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研学,亲眼见证水族民众对水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陈财鸿认为这对更好传承柬埔寨文化很有借鉴意义。

      贵州医科大学实施“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开展非遗研学。

      缅甸籍留学生诺拉在贵州研学后就彻底爱上贵州,“因为和家乡风味相近的美食、友善的同学,都让我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2008年以来,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代表赴国(境)外交流访问12600余人次,其中赴东盟国家5600余人次;吸引来自东盟国家学生到贵州交流学习人数累计19800人次;推动在贵州设立以教育为主的双边或多边区域合作国际平台及基地11个;推动贵州60所高校与国(境)外380余所高校、教育及科研学术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数据表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持续举办,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的良好前景正日益显现。

      外国青年了解贵州的窗口更多元

      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塑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众多中国青年选择到国外留学来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多姿多彩。而中国“缩影”的贵州也正成为外国青年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热门选择之一。

      贵州师范学院“星跳”团队多次代表中国出访东盟、欧洲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演出,让国外年轻人大呼“amazing”。这种以苗绣元素为服饰设计、以侗族大歌为背景音乐,融合传统节奏与现代跳绳技艺,极具中国特色的表演形式收获一批国外粉丝。一根简单的跳绳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在跃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之美与体育精神,推动中国故事用青春与律动传向全球。

      兴趣是激发个体探索和认识事物的重要因素,是形成价值认同和文明互鉴的重要前提。如今,中外青年对彼此的兴趣日益高涨,如外国青年会对贵州“村超”心生向往。

      2024年4月13日,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泰国等38个国家的120名留学生组成的足球队、啦啦队参加贵州“村超”比赛,沉浸式体验贵州“村超”的魅力。

      “我对‘村超’很感兴趣。今天我还特意准备了泰式奶茶,想让贵州朋友尝一尝。”泰国留学生嫦秀雯激动地说。中场休息时间,留学生们带来的印尼传统舞蹈将氛围推向高潮。

      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贵州“村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是留学生近距离观察贵州,了解中国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和体育传统的窗口。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依、心手相连。2025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还将推动1100名国(境)外青年来黔研学游学和交流访问。频繁的交流互动,让越来越多的国外青年走进贵州、了解中国,也让贵州成为中国—东盟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支点。

      中外青年的交流方式更多元

      随着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升级,彼此都需要培养精通中国与东盟各国语言的人才,以语言互通促进文明交流。  2024年8月19日,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汉语桥”——“诗琳通公主杯”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演讲大赛在贵安新区举行。本次大赛主题为“诗词中国”,来自泰国格乐大学、浙江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等12所高校的东盟留学生选手参赛。

      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汉语桥”——“诗琳通公主杯”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演讲大赛现场。

      “中国诗词不仅让我领略到中文的语言魅力,还教会我许多人生智慧。”来自同济大学的泰国籍留学生许玟清认为,学习中文不仅是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过程,更是学会欣赏中国文学之美的方式。

      如何让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年轻人迅速打成一片?众多答案中,电子竞技和音乐或许是最“优选”之一。

      2025年5月24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年轻态”IP赛事——Z世代(东盟-中日韩青年)多彩电竞大赛暨贵州高校电竞联赛(遵义赛区)拉开帷幕。参赛选手金贤来自柬埔寨。比赛期间,金贤来和中国队友讨论了许多新玩法、新战术。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和柬埔寨各自的独特文化。“虽然大家文化背景不同,但一些风土人情却极为相似,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有趣。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中国更多地方看看。”

      2024年5月24日晚,一场以东盟留学生为主角的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世界握手”主题音乐会在贵阳举行。中国舞、印尼舞、独唱越南传统音乐等节目轮番上阵,彰显出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活力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人文交流的无限精彩。

      “来中国读书追梦,还能与中国同学一起演出,我非常激动!”老挝姑娘李娜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音乐、中国文化,希望能用歌声交到更多朋友,在歌声中领略更多中国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萧炎

    扩展阅读:

  • 体重管理背后藏着千亿市场 我国轻食相关企业超1.4
  • 办好境内外展会全球抢单 创设“粤贸贷”等金融产
  • 荣盛发展拟以轻资产平台股权抵偿债务 搭建双平台
  • “汽车系”接连退出保险中介牌照 还将呈现哪些趋
  • 保险业密集反内卷 业内:应引导险企加强战略部署、
  • 货运业务增势强劲 航空市场回暖可期
  • 黑客攻击美国名流推特账号,盗走十多万美元比特币
  • 前期收购成“拖累” 新晨科技又要控股北交所撤单
  • 祝贺!朗丽兹酒店荣登迈点MBI酒店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 新兴的智能教育如何做教研?艾上AI堪称行业典范
  • 干洗店加盟十大品牌——泰洁国际洗衣遥遥领先
  • 印尼巨港PUSRI-IIIB项目部组织观看“一带一路”主
  • 光大信用卡中青旅联名卡,给你一段与西安的曼妙约会
  • 李宁携手WABC和万物新生联合发起“错袜日”并推出
  • 2023年全国职工掼蛋锦标赛张家口云顶站圆满落幕
  • 重庆奉节:探索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主编推荐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本站由 中国新闻热线网 WWW.ZX06.CN 全程运营
    Copyright © 中国新闻热线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kjnet@qq.com